银行卡被湖南岳阳云溪的派出所冻结了,让去外地解锁,会不会被拘留,有玩过网络棋牌
回复:卡被异地警方冻结,让过去调查,去了不会被拘留。
银行卡被冻结的原因如下:
1、自行冻结,在自动取款机、网银、手机银行上故意打错密码3次,卡即可被冻结;
2、银行冻结,通常是触发了该银行的反洗钱系统所致,例如深夜大额转账、频繁与多人交易、信用卡套现等特殊情形;
3、司法冻结,与其他主体产生民事纠纷后,被他人起诉至法院、仲裁委或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法院会根据申请人的要求依法采取的财产保全或执行措施;
4、公安冻结,意味着银行卡的某笔交易与某些违法、犯罪行为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 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
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 持卡人的权利:
(一)持卡人享有发卡银行对其银行卡所承诺的各项服务的权利,有权监督服务质量并对不符服务质量进行投诉。
(二)申请人、持卡人有权知悉其选用的银行卡的功能、使用方法、收费项目、收费标准、适用利率及有关的计算公式。
(三)持卡人有权在规定时间内向发卡银行索取对账单,并有权要求对不符账务内容进行查询或改正。
(四)借记卡的挂失手续办妥后,持卡人不再承担相应卡账户资金变动的责任,司法机关、仲裁机关另有判决的除外。
(五)持卡人有权索取信用卡领用合约,并应妥善保管。
第五十四条 持卡人的义务:
(一)申请人应当向发卡银行提供真实的申请资料并按照发卡银行规定向其提供符合条件的担保。
(二)持卡人应当遵守发卡银行的章程及《领用合约》的有关条款。
(三)持卡人或保证人通讯地址、职业等发生变化,应当及时书面通知发卡银行。
(四)持卡人不得以和商户发生纠纷为由拒绝支付所欠银行款项。
综合
|
2023-08-14 22:27
在今年5月10日,在某店家因活动购买了价格3000以下的平板,又在该平板里购买了两千多的课程,总计有五千元的资金,可以受理吗
回复:如果您是指消费维权方面,根据您提供的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与商家沟通:如果您对所购买的课程有疑问或者不满意,建议您首先与商家沟通,尝试协商解决问题。
2. 检查合同条款:您可以查看所购买的课程合同条款,确认是否存在退款、取消等相关政策。如果有相关政策,您可以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3. 投诉平台:如果商家未能解决问题,您可以向相关投诉平台投诉此事,例如消费者协会、电商平台等。
4. 法律途径:如果商家存在违法行为或者侵犯您的消费权益,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例如起诉商家、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等。
在维权过程中,建议您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包括购买凭证、合同、聊天记录等。同时,在今后的消费中,也建议您注意确认价格、服务内容等相关信息,避免再次遭受类似的经历。
综合
|
2023-05-12 00:26
未经他人允许私自翻动和传播他人不愿公开和不愿透露的东西算违法吗?并对我本人进行了语音上的攻击和传播一些有关我的不正当言论。
回复:未经他人同意,乱翻他人东西,算违反法律。
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如果造成特别大的影响或者损失就违反法律法规,如果没有则属于侵犯隐私权,具体如下: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隐私权是基于自然人的精神活动而产生,法人作为组织体并没有精神活动,故无隐私可言。法人对其经营活动的信息享有的权利可依商业秘密不受侵犯而得到保护;
2、隐私的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只要未经公开,自然人不愿意公开、披露的信息都构成 隐私的内容,自然人就此享有隐私权;
3、侵害隐私权的方式通常包括侵扰自然人的生活安宁,探听自 然人的私生活秘密,或在知悉他人隐私后,向他人披露、公开,或者未经许可进行使用。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隐私权赋予权利人对私人生活的控制权,这种控制权包括防御他人窃取个人隐私与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及公开范围的决定权 。隐私权的常见类型包括个人生活自由权、情报秘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个人隐私利用权。
适用范围: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法人的秘密一般属于公共领域的事务,而非个人的人格尊严之内容 ;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及私人领域 ;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具有可克减性,如果与隐私权相对的公共利益足够重要,那么隐私权是可以克减的、是受到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应严格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即公权力介入私生活的有力限制与约束,在法律执行和司法程序中应遵循相关的程序性规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
综合
|
2023-04-27 00:30